API接口说明文档是开发者理解、集成和维护接口的重要参考资料,其核心目标是清晰、准确地描述接口的功能、参数、返回值及使用规范,降低开发沟通成本,提升接口调用效率,一份规范的API文档应包含接口基本信息、功能描述、请求与响应规范、错误处理、示例代码等关键模块,同时需兼顾可读性与易用性,本文档模板旨在为API开发者提供结构化、标准化的文档编写指引,确保文档内容完整且易于维护。

文档基本信息
接口名称
接口名称需简洁明了,体现接口核心功能,建议采用“动词+名词”结构(如“用户信息创建”“订单状态更新”),避免使用模糊或泛化的名称(如“数据获取”),需明确接口的业务场景。
接口标识(API ID)
为每个接口分配唯一标识符(如/api/v1/users/create),包含版本号(v1)、模块(users)和操作(create),便于接口管理、版本控制及问题定位。
接口描述
简要说明接口的业务用途、使用场景及目标用户(如“用于新用户注册时提交基本信息,需校验参数合法性”),可补充接口的背景信息(如“替代旧版/api/v0/user/add接口,新增手机号验证功能”)。
修订记录
记录文档的版本变更历史,包括版本号、修订日期、修订内容及修订人,便于追溯文档更新,示例如下:
| 版本号 | 修订日期 | 修订人 | |
|---|---|---|---|
| v1.0 | 2023-10-01 | 初稿创建 | 张三 |
| v1.1 | 2023-10-15 | 新增手机号参数校验规则 | 李四 |
接口请求规范
请求方法
明确接口支持的HTTP方法(GET、POST、PUT、DELETE等),并说明选择该方法的原因(如GET用于查询无副作用数据,POST用于创建资源),若支持多种方法,需分别说明不同方法的用途差异。
请求URL
完整展示接口的访问路径,包含基础域名(如https://api.example.com)和接口标识(如/v1/users),若涉及路径参数(如用户ID),需用大括号标注(如/v1/users/{user_id}),并在“路径参数”模块中说明参数规则。
请求头(Headers)
列出接口必需或可选的请求头字段,包括字段名、类型、是否必需、默认值及说明,示例如下:
| 字段名 | 类型 | 是否必需 | 默认值 | 说明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Content-Type | string | 是 | 请求体格式,如application/json |
|
| Authorization | string | 是 | 认证令牌,格式Bearer {token} |
|
| X-Request-ID | string | 否 | 请求唯一标识,用于问题追踪 |
请求参数(Query/Path/Body)
根据参数类型(查询参数、路径参数、请求体参数)分类说明,每个参数需包含以下信息:
- 参数名:参数的英文标识(如
user_name),遵循驼峰命名法。 - 类型:参数的数据类型(string、integer、boolean、array、object等)。
- 是否必需:标记“是”或“否”,必需参数若缺失接口应返回错误提示。
- 默认值:参数的默认取值(如
status=1)。 - 示例值:符合业务逻辑的示例数据(如
user_name="张三")。 - 说明:参数的业务含义及约束(如
user_name长度需为2-20字符,仅支持中文、英文、数字)。
请求体参数示例(JSON格式):

{
"user_name": "张三",
"age": 25,
"email": "zhangsan@example.com",
"hobbies": ["reading", "running"]
}
接口响应规范
响应状态码
列出接口可能返回的HTTP状态码,并说明含义,优先使用标准状态码(如200成功、400请求参数错误、401未认证、404资源不存在、500服务器内部错误),可补充业务自定义状态码(如1001用户已存在),示例如下:
| 状态码 | 说明 |
|---|---|
| 200 | 请求成功,返回数据 |
| 400 | 请求参数错误(如参数格式不符) |
| 401 | 认证失败(如token过期) |
| 409 | 业务冲突(如用户名重复) |
| 500 | 服务器内部错误 |
响应数据结构
定义接口成功响应(如状态码200)的数据结构,需包含字段名、类型、是否必需、示例值及说明,若响应为分页数据,需明确分页字段(如page当前页、page_size每页数量、total总记录数)。
成功响应示例(JSON格式):
{
"code": 200,
"message": "success",
"data": {
"user_id": "12345",
"user_name": "张三",
"create_time": "2023-10-01T12:00:00Z"
}
}
错误响应
定义错误场景下的响应结构,通常包含错误码(code)、错误信息(message)及错误详情(error_details,可选),示例如下:
{
"code": 400,
"message": "请求参数错误",
"error_details": {
"field": "email",
"reason": "邮箱格式不合法"
}
}
接口调用示例
请求示例
展示完整的请求调用过程,包括URL、请求头、请求参数(或请求体),使用curl命令或编程语言代码(如Python、Java)示例,便于开发者快速集成。
curl示例:
curl -X POST "https://api.example.com/v1/users" \
-H "Content-Type: application/json" \
-H "Authorization: Bearer your_token" \
-d '{
"user_name": "李四",
"age": 30,
"email": "lisi@example.com"
}'
响应示例
对应请求示例,展示接口返回的完整响应数据(成功/错误场景均可),确保示例与“响应规范”中的数据结构一致。
注意事项与最佳实践
认证与授权
说明接口的认证方式(如OAuth2.0、API Key、JWT),若涉及权限控制,需明确不同权限可调用的接口范围或返回数据差异。
限流规则
告知接口的调用频率限制(如“每分钟100次/IP”),超出限制时的处理方式(如返回429状态码,提示"rate_limit_exceeded")。

数据格式规范
强调日期格式(如ISO 8601:2023-10-01T12:00:00Z)、数值类型(如金额需使用decimal避免精度问题)、枚举值(如status仅支持active/inactive)等格式约束。
版本兼容性
说明接口的版本策略(如/v1为稳定版本,/v2为测试版本),旧版本废弃时间及迁移建议。
附录(可选)
常见问题(FAQ)
汇总开发者常问问题及解答(如“为什么接口返回401?”“请求参数中的时间戳格式是什么?”)。
错误码对照表
集中展示所有业务自定义错误码及其含义,便于开发者快速定位问题。
参考文档
列出接口依赖的外部文档(如数据库设计文档、第三方服务API文档)或相关技术规范链接。
通过以上模块的标准化组织,API接口说明文档可兼顾信息的完整性与易用性,有效提升开发协作效率,文档编写过程中需保持内容更新同步,确保与接口实现逻辑一致,避免因文档滞后导致的集成问题。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