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Linux操作系统中,大于号(>)是一个基础却极为重要的符号,它属于 shell 中的重定向操作符,主要用于控制命令的输入输出流向,对于初学者而言,理解大于号的用法是掌握Linux命令行操作的关键一步;对于进阶用户而言,灵活运用大于号能够大幅提升工作效率,实现自动化脚本编写和数据处理任务。
会在 app.log 文件的末尾添加一行新内容,保留原有数据,这种追加操作在持续记录日志或累积数据时尤为重要,确保信息的连续性和完整性。
与错误输出的结合:分离标准输出与错误流
在Linux中,命令的输出分为标准输出(stdout)和标准错误(stderr),默认情况下两者都会显示在终端,大于号仅能重定向标准输出,而标准错误仍会显示在屏幕上,若需要同时重定向两者,可以使用 &> 符号,command &> output.txt,这将命令的所有输出(包括正确和错误信息)统一写入文件。
更精细的控制是使用 2> 单独重定向错误输出。find / -name "test.txt" 2> error.log 会将查找过程中的错误信息(如权限不足)记录到 error.log,而标准输出(找到的文件路径)仍显示在终端,通过结合 > 和 2>,用户可以灵活分离不同类型的输出,便于调试和数据分析。
cat > document.txt << EOF
This is line 1.
This is line 2.
EOF
上述命令会创建 document.txt 文件并写入三行文本,直到遇到 EOF 为止,here文档在编写脚本或配置文件时非常高效,避免了逐行输入的繁琐。
注意事项:权限与覆盖风险
使用大于号时需注意文件权限问题,如果目标文件位于无写入权限的目录,或用户对文件无操作权限,重定向会失败,由于大于号会覆盖原有文件,在操作重要数据前建议先备份,或使用 cp 命令复制文件后再进行修改。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