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ux WebLogic集群部署是企业级应用中实现高可用性和负载均衡的关键技术,通过将多个WebLogic服务器实例组成集群,可以有效分散请求压力,防止单点故障,确保业务连续性,以下从环境准备、软件安装、集群配置及安全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Linux环境下WebLogic集群的部署流程。
环境准备
在部署WebLogic集群前,需做好充分的环境规划,建议使用至少两台Linux服务器(如CentOS 7+或Ubuntu 18.04+),配置要求如下:
- 硬件配置:每台服务器至少8GB内存、4核CPU、50GB可用磁盘空间。
- 网络配置:确保服务器间网络互通,配置静态IP并设置主机名解析(如
node1.example.com
、node2.example.com
)。 - 用户权限:创建专用用户(如
weblogic
),并配置sudo权限。
软件依赖需提前安装:
- JDK 8或11(建议使用Oracle JDK)
- WebLogic Server 14c安装包(如
fmw_14.1.2.0.0_wls.jar
)
基础软件安装
-
安装JDK
以root用户执行以下命令:yum install -y java-11-openjdk-devel # CentOS系统 # 或 apt install -y openjdk-11-jdk # Ubuntu系统
配置环境变量
/etc/profile
,添加:export JAVA_HOME=/usr/lib/jvm/java-11-openjdk export PATH=$JAVA_HOME/bin:$PATH
执行
source /etc/profile
使配置生效,验证java -version
。 -
安装WebLogic
切换至weblogic
用户,上传安装包至/opt
目录,执行:java -jar fmw_14.1.2.0.0_wls.jar
选择“典型安装”,指定中间件目录(如
/opt/oracle/middleware
),配置Oracle WebLogic Server 14c的默认域(如base_domain
)。
集群配置
-
创建管理服务器(Admin Server)
在第一台服务器(node1
)上,使用/opt/oracle/middleware/user_projects/domains/base_domain/bin/startWebLogic.sh
启动Admin Server,默认端口7001,访问http://node1.example.com:7001/console
登录控制台。 -
配置受管服务器(Managed Server)
在控制台中导航至“环境→服务器→新建”,创建两个Managed Server(MS1
、MS2
),分别绑定不同端口(如8001、8002),在“集群→新建”中创建集群myCluster
,将两个Managed Server加入集群。 -
配置负载均衡器
可使用Nginx或硬件负载均衡器分发请求,以下是Nginx配置示例:upstream cluster { server node1.example.com:8001; server node2.example.com:8002; } server { listen 80; location / { proxy_pass http://cluster; } }
会话复制与高可用
为确保集群会话不丢失,需配置数据库持久化或内存复制,推荐使用JDBC会话持久化:
- 在控制台中配置“服务→会话→持久化存储”,选择“JDBC”。
- 创建数据表(如
WEBLOGIC_SESSIONS
),并配置连接池指向数据库(如Oracle/MySQL)。
集群参数优化建议:
| 参数 | 推荐值 | 说明 |
|———————|————-|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|
| Multicast Port | 12345 | 集群通信端口 |
| Heartbeat Interval | 10秒 | 心跳检测间隔 |
| Replica Nodes | 2 | 备用节点数量 |
安全管理
-
启用SSL
为Admin Server和Managed Server配置SSL证书,可通过Java Keytool生成或购买CA证书,在控制台“基础安全→密钥与证书”中导入并启用HTTPS。 -
网络访问控制
使用防火墙限制管理端口访问:firewall-cmd --permanent --add-port=7001/tcp # Admin Server firewall-cmd --permanent --add-port=8001-8002/tcp # Managed Servers firewall-cmd --reload
-
日志监控
统一日志路径为/opt/oracle/middleware/user_projects/domains/base_domain/servers/server_name/logs
,可通过ELK(Elasticsearch+Logstash+Kibana)集中收集分析。
部署与验证
- 将应用打包为
.ear
或.war
文件,通过控制台“部署→安装”上传至集群。 - 使用
curl
或浏览器访问负载均衡器地址,验证请求是否分发至不同节点:curl -I http://node1.example.com
- 模拟节点故障(如停止
MS1
),观察负载均衡器是否自动将请求转移至MS2
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成功构建一个稳定、高效的Linux WebLogic集群,实际部署中需根据业务需求调整参数,并结合监控工具(如Prometheus+Grafana)实时性能指标,确保集群长期稳定运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