准备工作
在开始通过MBR(主引导记录)安装Linux之前,充分的准备工作是确保安装过程顺利完成的关键,需要准备一个容量至少为8GB的U盘,用于制作Linux安装启动盘,推荐使用官方提供的镜像文件,如Ubuntu、CentOS等主流发行版,确保从可信来源下载,避免系统安全风险,备份重要数据,因为安装过程会覆盖硬盘分区,防止数据丢失,检查硬件兼容性,特别是主板是否支持Legacy BIOS模式(MBR引导依赖此模式),若为UEFI主板,可能需要在BIOS设置中禁用Secure Boot并切换至Legacy模式。

制作启动盘
制作Linux安装启动盘是安装的第一步,以Ubuntu为例,需下载“Ubuntu Desktop”ISO镜像文件,并使用工具如Rufus(Windows系统)或BalenaEtcher(跨平台)将镜像写入U盘,具体操作步骤如下:
- 插入U盘,打开Rufus,在“设备”下拉菜单中选择U盘;
 - 在“引导选择”栏点击“选择”,下载并添加Ubuntu ISO文件;
 - “映像选项”设置为“DD模式”或“ISO镜像模式”(根据工具提示选择);
 - 点击“开始”,等待写入完成。
 
制作完成后,将U盘插入目标电脑,重启并进入BIOS设置(通常通过F2、F12或Del键),将启动顺序设置为第一项为U盘,保存后退出,电脑将从U盘启动。
启动安装程序
从U盘启动后,进入Linux安装程序的初始界面,以Ubuntu为例,选择“Install Ubuntu”开始安装,语言和键盘布局可根据默认设置或个人偏好调整,连接网络(有线或无线),以便安装过程中下载更新和驱动程序。

磁盘分区与MBR设置
磁盘分区是MBR安装的核心步骤,需谨慎操作,MBR分区表支持最多4个主分区或3个主分区+1个扩展分区(扩展分区可划分多个逻辑分区),建议分区方案如下:
| 分区类型 | 推荐大小 | 挂载点 | 文件系统 | 用途说明 | 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/boot | 500MB-1GB /boot | ext4 | 启动分区,存放内核和引导文件 | |
| /swap | 内存大小的2倍 | 无(swap) | swap | 交换分区,用于虚拟内存 | 
| 剩余空间 / | ext4 | 根分区,存放系统和用户数据 | ||
| /home | 可选 /home | ext4 | 家目录分区,存放用户文件 | 
在安装界面的“安装类型”中,选择“其他选项”手动分区,依次创建上述分区,注意MBR引导会将第一个主分区设置为活动分区,通常为/boot分区,若未单独设置/boot,则根分区会被自动标记为活动分区。
安装系统与配置用户
完成分区后,点击“现在安装”,时区选择根据地理位置调整,接下来创建用户账户,包括用户名、密码和主机名(建议使用小写字母和数字,避免特殊字符),若允许自动登录,可勾选相关选项,但出于安全考虑,建议设置密码并取消自动登录。

安装后配置
首次进入系统后,需进行基础配置:
- 更新系统:打开终端,运行
sudo apt update && sudo apt upgrade(Ubuntu)或sudo yum update(CentOS); - 安装驱动:如NVIDIA显卡、无线网卡等,可通过“附加驱动”工具或命令行安装;
 - 配置网络:确保有线/无线网络连接正常,若需静态IP,可编辑
/etc/netplan/配置文件; - 安装必要软件:如浏览器、开发工具等,通过应用商店或命令行(如
sudo apt install software-name)安装。 
常见问题与解决
- MBR与UEFI冲突:若安装失败,检查BIOS是否为Legacy模式,或尝试转换为GPT分区表(需重装系统);
 - 引导丢失:使用Live USB进入系统,运行
sudo boot-repair工具修复MBR引导; - 磁盘空间不足:通过GPartEd工具调整分区大小,或使用
sudo lvextend扩展LVM分区。 
通过以上步骤,即可完成基于MBR的Linux系统安装,MBR模式虽较老旧,但在老旧硬件或特定需求场景下仍具实用性,掌握其安装流程有助于灵活应对多样化的系统部署需求。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