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系统监控和管理领域,Linux 生态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工具来帮助管理员实时了解系统状态、性能瓶颈及资源使用情况,dstat 以其简洁的输出、强大的功能和灵活的扩展性,成为许多运维人员首选的实时监控工具之一,相较于传统的 top、vmstat、iostat 等单一功能工具,dstat 能够通过统一的界面整合多项系统指标,提供更全面的视角,尤其适合在命令行环境下快速诊断问题。

dstat 的核心特性与优势
dstat 的设计初衷是替代多个分散的监控工具,通过一个命令即可展示 CPU、内存、磁盘 I/O、网络、进程等关键信息,其核心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多维度指标整合
dstat 支持同时监控超过 50 种系统参数,包括但不限于:
- CPU 使用率:用户态(usr)、内核态(sys)、空闲(idle)、等待(iowait)、中断(irq)等;
- 内存与交换分区:已用内存(used)、空闲内存(free)、缓存(buff)、交换区使用(swap);
- 磁盘 I/O:读取(read)、写入(write)、请求数(requests)、繁忙时间(time);
- 网络流量:接收(recv)、发送(send)、TCP 连接数、网络错误(errors);
- 文件系统:inode 使用、文件操作(op/s)等。
用户可通过 --list 选项查看所有支持的插件,按需启用特定模块。
灵活的输出格式
dstat 提供多种输出方式,适应不同场景需求:
- 实时动态更新:默认以秒为单位刷新数据,通过
-c参数可调整刷新间隔; - CSV/TSV 导出:支持
--output参数将数据导出为结构化文件,便于后续分析或生成图表; - 自定义显示列:可通过
--disk-total、--net eth0等选项精确控制显示内容,避免信息冗余。
插件化架构
dstat 的扩展性依赖于其插件系统,官方插件涵盖了常见监控场景(如电池状态、NFS 性能、容器资源等),同时支持用户自定义插件,通过 Python 编写插件,可监控特定应用程序的性能指标,或对接外部监控系统(如 Prometheus)。
跨版本兼容性
作为 Python 开发的工具,dstat 兼容几乎所有主流 Linux 发行版(如 RHEL、Ubuntu、CentOS 等),仅需安装 Python 环境即可运行,部署门槛低。
dstat 的基本使用方法
安装与启动
在基于 Debian/Ubuntu 的系统中,可通过 apt 直接安装:

sudo apt update && sudo apt install dstat
在 RHEL/CentOS 系统中,使用 yum 或 dnf:
sudo yum install dstat # 或 sudo dnf install dstat
安装完成后,直接执行 dstat 命令即可启动默认监控界面,默认显示 CPU、磁盘、网络和内存的核心指标。
常用参数解析
-c、-d、-g、-m、-n:分别单独启用 CPU、磁盘、页面文件、内存、网络监控;--top-cpu、--top-io:显示 CPU 或 I/O 使用率最高的进程;--disk-partitions:按分区显示磁盘 I/O 统计;--float:以浮点数形式输出数据,避免整数截断误差;--total:在最后一行显示所有资源的汇总统计;--time:在输出中添加时间戳,便于追踪历史数据。
监控 CPU、磁盘和网络,每秒刷新,显示汇总数据:
dstat -cdn --total --time
实战案例:定位高 I/O 进程
当系统响应变慢时,可通过 dstat 快速定位问题进程,使用 --top-io 参数查看 I/O 最高的进程:
dstat --top-io -t --time
输出将包含进程 ID(PID)、进程名及其每秒 I/O 操作数,帮助管理员判断是否为某个异常进程导致磁盘瓶颈。
dstat 的高级应用
定制化监控报告
结合 --output 参数,可将监控数据保存为 CSV 文件,通过 Excel 或 Python pandas 进行分析:
dstat -cdn --output /var/log/dstat.csv 1 60
上述命令将以 1 秒间隔采集 60 次数据,保存至 /var/log/dstat.csv,适用于长期性能分析。

结合脚本实现自动化监控
通过 dstat 的输出格式,可编写 shell 脚本实现阈值告警,当 CPU 使用率超过 80% 时触发告警:
#!/bin/bash
threshold=80
dstat -c --noheaders | while read usr sys idle iowait; do
cpu_usage=$((100 - idle))
if [ $cpu_usage -gt $threshold ]; then
echo "警告:CPU 使用率已达 ${cpu_usage}%" | mail -s "CPU 告警" admin@example.com
fi
done
插件开发与扩展
dstat 的插件存放在 /usr/share/dstat/ 目录下,每个插件对应一个 Python 文件,以自定义监控 HTTP 请求数为例,可创建 dstat_http_conn.py 文件,实现通过读取 /proc/net/tcp 统计活跃连接数,并将其集成到 dstat 输出中。
dstat 的局限性与替代方案
尽管 dstat 功能强大,但在某些场景下也存在局限性:
- 历史数据存储:dstat 本身不提供数据持久化功能,需结合外部工具(如 InfluxDB、Prometheus)实现长期存储;
- 可视化能力:仅支持命令行输出,缺乏图形化界面,适合轻量级监控,但不如 Grafana 等工具直观;
- 分布式监控:单机工具无法直接管理集群,需结合 Zabbix、Nagios 等分布式监控系统。
若需更专业的监控方案,可考虑:
- Prometheus + Grafana:适合大规模集群监控,支持数据采集与可视化;
- top + htop:适用于快速查看单个进程状态;
- iftop/nethogs:专注于网络流量分析,可按进程或 IP 统计带宽使用。
dstat 以其“一站式”监控能力、灵活的扩展性和简洁的命令行交互,成为 Linux 系统管理员的得力助手,无论是日常巡检、故障排查还是性能优化,dstat 都能通过直观的数据输出帮助用户快速定位问题,虽然在高阶场景下需结合其他工具,但其易用性和高效性仍使其在 Linux 监控工具中占据重要地位,掌握 dstat 的使用方法,不仅能提升运维效率,更能为系统稳定性提供坚实保障。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