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Linux系统中,了解分区情况是系统管理、故障排查和存储规划的基础工作,无论是磁盘空间不足、性能优化,还是系统安装与维护,准确掌握分区信息都至关重要,本文将详细介绍多种查看Linux分区情况的方法,涵盖不同场景下的工具使用和解读技巧,帮助读者全面理解Linux分区结构。

基础命令:df与du——快速掌握磁盘空间使用
df(disk free)命令是最常用的磁盘空间查看工具,主要用于显示文件系统级别的磁盘使用情况,其核心功能是展示已挂载分区的总容量、已用空间、可用空间及使用率,适用于快速判断哪个分区空间紧张。
基本用法
执行df命令不加任何参数时,默认以KB为单位显示所有已挂载分区的信息,输出结果包含文件系统系统、总大小、已用、可用、使用率及挂载点等列。
Filesystem 1K-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% Mounted on /dev/sda1 104857600 20971520 83886080 20% / /dev/sdb1 209715200 104857600 104857600 50% /data
Filesystem列标识分区设备名,Mounted on列显示挂载点,Use%列直观反映空间压力。
进阶参数
-h(human-readable):以GB、MB等易读单位显示,如df -h输出更符合日常习惯。-T(type):显示文件系统类型,如ext4、xfs、ntfs等,便于区分分区格式。--total:汇总所有分区的总使用情况,快速把握整体磁盘占用。
注意事项
df仅显示已挂载的分区,未挂载的分区需通过其他工具查看,其统计的是文件系统层面的使用情况,可能因inode占用等原因与实际文件大小存在差异。
分区表与磁盘布局:fdisk与parted——深入管理磁盘分区
若需了解分区的详细结构(如分区类型、起始/结束扇区、是否引导等),则需要使用分区管理工具。fdisk和parted是Linux中最常用的两款工具,前者适合MBR/GPT分区表,后者支持更现代的分区操作。
fdisk:经典分区查看工具
fdisk是一款基于交互界面的分区工具,通过fdisk 磁盘设备名(如fdisk /dev/sda)进入操作界面,输入p(print)可查看当前分区表信息,包括:
- 分区编号(如1、2、3)
- 分区类型(如Primary、Extended、Linux)
- 起始扇区与结束扇区
- 分区大小(以扇区数或显示为GB/MB)
- ID标识(如83表示Linux原生分区,8e表示LVM分区)
在fdisk /dev/sda中执行p后,可能输出:
Device Boot Start End Sectors Size Id Type /dev/sda1 * 2048 1048575 1046528 512M 83 Linux /dev/sda2 1048576 41943039 40894464 20G 83 Linux
Boot列标记为的分区为活动引导分区(仅MBR有效)。

parted:更强大的分区工具
parted支持GPT和MBR分区表,且提供脚本化操作,适合高级用户,其查看命令更为简洁:
parted /dev/sda print
输出结果包含磁盘标签(如gpt)、分区表大小、各分区编号、文件系统类型、起始/结束位置及标志(如boot、swap)。
Model: ATA SanDisk SSD 870 (scsi) Disk /dev/sda: 512GB Sector size (logical/physical): 512B/512B Partition Table: gpt Disk Flags: Number Start End Size File system Name Flags 1 1049kB 538MB 537MB fat32 boot esp 2 538MB 21.5GB 21.0GB ext4 root
parted的优势在于可直接操作GPT分区(如创建EFI系统分区),且支持调整分区大小等高级操作。
文件系统详情:lsblk与blkid——关联分区与文件系统
lsblk(list block devices)以树状结构展示块设备(磁盘、分区等)及其挂载关系,清晰呈现磁盘与分区的层级,而blkid则专注于显示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、UUID及挂载选项。
lsblk:直观的设备树
执行lsblk命令,默认输出包括设备名、大小、挂载点、文件系统类型等信息。
NAME MAJ:MIN RM SIZE RO MOUNTPOINT sda 8:0 0 238.5G 0 ├─sda1 8:1 0 512M 0 /boot/efi ├─sda2 8:2 0 20G 0 / └─sda3 8:3 0 218G 0 /data sdb 8:16 0 931.5G 0 └─sdb1 8:17 0 931.5G 0 /backup
MAJ:MIN为设备号,RM表示是否为可移动设备,RO为只读标志,通过lsblk -f可额外显示文件系统类型(如FAT32、ext4)和UUID。
blkid:分区属性查询
blkid用于查询分区的唯一标识(UUID)、文件系统类型及挂载选项,常用于配置/etc/fstab文件。
blkid /dev/sda1 /dev/sda1: UUID="C12A7328-F81F-11D2-BA4B-00A0C93EC93B" TYPE="vfat" PARTLABEL="EFI System" PARTUUID="12345678-1234-1234-1234-1234567890ab"
输出结果中,UUID是分区的全局唯一标识,TYPE为文件系统类型,PARTUUID是分区表中的唯一标识,这些信息在系统维护和故障恢复中至关重要。

高级工具:smartctl与文件系统诊断——深入磁盘健康与一致性
对于需要更深入分析的场景(如磁盘健康状态、文件系统错误),可借助smartctl和文件系统专用工具。
smartctl:磁盘健康监测
smartctl是SMART(Self-Monitoring,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)工具的命令行接口,用于检测磁盘硬件健康状况,通过smartctl -a /dev/sda可查看磁盘的SMART信息,包括温度、坏道数量、通电时间等关键指标,提前预警磁盘故障。
文件系统诊断
若怀疑文件系统损坏,可使用fsck(file system check)工具配合-n(只读检查)参数扫描分区,
fsck -n /dev/sda2
输出会提示文件系统错误(如inode损坏、块分配异常),并在修复前给出详细报告。
综合应用场景与最佳实践
在实际操作中,需根据需求选择合适工具:
- 快速查看空间:优先使用
df -h,直观了解各分区使用率。 - 分区结构调整:通过
fdisk或parted查看分区表,结合lsblk确认挂载关系。 - 系统维护:结合
blkid获取UUID,确保/etc/fstab配置正确;用smartctl监测磁盘健康。 - 故障排查:若空间异常,可用
du -sh /path逐目录排查占用;若分区无法挂载,检查fdisk分区类型与blkid文件系统是否匹配。
掌握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,不仅能高效管理Linux系统,还能在遇到问题时快速定位原因,保障系统稳定运行。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