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慧物流的现代化标杆
凤阳申通智慧物流园坐落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,作为申通快递在华东地区布局的重要枢纽之一,园区以“智能化、绿色化、高效化”为建设理念,总占地面积约500亩,总投资额超10亿元,自2020年启动建设以来,园区逐步建成智能分拣中心、仓储配送中心、冷链物流中心、电商供应链中心及配套服务区,形成集仓储、运输、分拣、配送、信息处理于一体的现代化物流综合服务平台。

作为凤阳县重点物流项目,园区依托当地优越的地理位置——紧邻京沪高铁、宁洛高速,距南京禄口机场仅1小时车程,有效辐射皖北、苏北及长三角核心区域,园区自2022年正式运营以来,日均处理快递能力超200万件,峰值处理量突破300万件,已成为皖东地区规模最大、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物流园区之一,为区域电商产业发展和物流效率提升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核心人物:王玉永的物流初心与创新实践
凤阳申通智慧物流园的快速发展,离不开园区总经理王玉永的深耕与创新,拥有15年物流行业管理经验的王玉永,始终秉持“科技赋能物流,服务创造价值”的理念,从基层操作岗位逐步成长为物流园区管理专家,他主导了园区从规划到落地的全流程,尤其在智能化转型、绿色物流建设和区域协同发展方面,展现出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务实的管理能力。
“物流不仅是‘送包裹’,更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‘生命线’。”王玉永在多次行业交流中强调,他带领团队引入行业领先的自动化分拣设备、智能仓储管理系统(WMS)和运输管理系统(TMS),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路由规划,使园区分拣效率提升60%,运输成本降低20%,他还推动建立“园区+电商+农户”的联动模式,助力凤阳当地特色农产品上行,2023年通过物流园发出的农特产品包裹超500万件,带动农户增收超2000万元。
智能化运营:科技驱动下的效率革命
凤阳申通智慧物流园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高度智能化的运营体系,园区内,全自动化分拣线配备交叉带分拣机、AGV机器人等智能设备,可实现包裹从扫码、分拣到装车的全流程无人化操作,每小时处理量达8万件,通过AI视觉识别系统,包裹错分率控制在0.01%以下,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。
在仓储管理方面,园区采用“立体货架+智能叉车”模式,仓储空间利用率提升40%,依托物联网技术,实时监控温湿度、货物位置等数据,确保冷链商品、高价值物品的存储安全,园区自主研发的“智慧物流云平台”整合了订单管理、车辆调度、数据分析等功能,客户可通过手机端实时查询包裹状态,实现了“从仓库到手中”的全链路可视化追溯。

绿色物流: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
作为行业绿色发展的践行者,凤阳申通智慧物流园在节能减排、循环利用方面成效显著,园区屋顶铺设2万平方米光伏发电板,年发电量超200万千瓦时,可满足30%的用电需求;分拣线采用节能电机和LED照明设备,较传统设备能耗降低35%。
在包装环节,园区推广使用可循环快递箱、可降解胶带,并设立包装回收站,2023年回收复用快递材料超100吨,减少塑料消耗约80吨,园区投入50辆新能源物流车,用于城市配送,年减少碳排放约1200吨,王玉永表示:“绿色物流不是选择题,而是必答题,我们要让每一件包裹的‘旅程’都更环保、更低碳。”
区域协同:赋能地方经济与产业升级
凤阳申通智慧物流园的建成运营,不仅提升了区域物流效率,更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,园区直接创造就业岗位1200余个,间接带动就业超5000人,其中吸纳了当地农村劳动力及高校毕业生占比达60%。
在产业协同方面,园区与凤阳小岗村、凤阳宁国现代产业园等建立深度合作,为当地企业提供“仓储+配送+供应链金融”一体化服务,为某家电制造企业提供区域分仓服务,使其物流响应速度从48小时缩短至12小时,库存周转率提升30%,园区还联合高校、科研机构成立“智慧物流实验室”,探索无人机配送、无人仓等前沿技术的应用,助力区域物流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。
构建智慧物流生态新蓝图
面向未来,凤阳申通智慧物流园在王玉永的规划下,将进一步拓展服务边界,打造“物流+科技+产业”的生态体系,园区计划投资3亿元建设二期工程,新增智能冷链仓、跨境电商分拨中心,预计2025年实现日均处理量500万件,服务范围覆盖华东六省一市及华中部分区域。

园区将深化与5G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技术的融合,推动无人配送车在县域物流场景的应用试点,构建“最后一公里”高效配送网络,王玉永表示:“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全国县域智慧物流的标杆,让凤阳物流园模式走向全国,为乡村振兴和物流强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。”
从智能化分拣到绿色运营,从服务地方到辐射全国,凤阳申通智慧物流园在王玉永的带领下,正以创新为笔、以科技为墨,书写着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



















